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经过历时两年的文物普查,浙江省桐庐县共调查文物点2311处,其中重点登记1325处,一般登记964处,消失文物22处。重点登记中新发现1163处。11月16日至17日,经过杭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专家组的验收,桐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通过了市级初步验收。 验收会上,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桐庐县副县长周建英的普查工作情况汇报和县普查队的业务技术报告。查看了《桐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不可移动文物...
梵蒂冈圣物匣十字架修复前的正面照片 梵蒂冈圣物匣十字架修复后的正面照片 据美联社19日报道,梵蒂冈修复了该国最为珍贵的宗教艺术收藏品之一——一个据称装有钉死耶稣的十字架碎片的圣物匣,让这件据称是无价之宝的文物重放光彩。 据报道,梵蒂冈有关方面表示,将于周四展出经过修复的带圣物匣的十字架(La Crux Vaticana),来自公元6世纪的珍贵文物。据传这个镶嵌宝石的黄金十字架中藏有钉死...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是摸清当地文物现存状况的一次难得机遇。针对涿州市不可移动文物现状,在此次文物普查中,制定了普查与专项调查相结合普查方案,着重对古文化遗址、近现代革命史迹的专项调查,加强对民间文物线索的收集。截止到11月6日,已调查了5个乡(镇),184个行政村。共发现古遗址41处,这些古遗址中,最早的是商代遗址,大多数为战国、汉代遗址。发现近代建筑1处,为民国十一年(1922)的天主教堂,...
11月18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庆典大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来自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国文物报社、文物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北京、上海、内蒙古、湖南、湖北、河北、陕西、广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青海等省(市、区)文物考古(古代建筑保护)...
听到京剧大师裘盛戎的故居即将被拆迁时,正在北京的后海附近。这里是名人故居最集中的地方。傍晚时分,郭沫若故居、梅兰芳故居、宋庆龄故居,都安静地掩映在初冬的萧瑟中。 和这些保护较好的名人故居毗邻的是许多略显破败的普通四合院。但推开那一扇扇不起眼的大门,还是可以看到一方新天地。院中的柿子树上挂着累累的果实,地上的青砖、房上的灰瓦在黄昏天光的衬托下,诉说着悠远的意境。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政治家、思想家、...
记者从市人大获悉,市文物局将从“三普”调查登记的2391处不可移动文物中,选出1000处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确定为“文物单位”,实行挂牌保护,并依法逐步申报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4月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李非提出“关于加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的保护规划并及时公布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列...
11月17日,记者从江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了解到,至10月31日,我省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7485处,其中新发现22833处。 我省实地文物调查工作2007年10月开始启动,今年12月31日前结束。记者了解到,至10月31日,我省累计到位文物普查经费1555.41万元(不含中央财政补助经费),各级普查办共出动一线普查队员1352人。全省99个县级行政区域均启动了实地文物调查,全境普查启...
17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截至10月30日,经过新一轮文物普查,全省目前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1211处,其中复查16784处,新发现34427处。 目前,我省64个重点考古工程项目中共发现古遗址19处,古墓葬529处,其他遗迹74处,出土各类文物15708件(套)。在大遗址保护展示方面,侯马晋国遗址、曲村天马遗址、广武汉墓群遗址的总体规划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晋阳古城遗址、蒲州古城与蒲津渡遗...
记者昨日从省文物部门获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者在西安市长安区鸣犊街道的师二村中发现了一对保存较好的明代石狮,体量高大,雕刻精致,是长安普查以来新发现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民间石刻,而更让人称奇的是,关于这对石狮还有一段民间流传的轶事。 狮子在中国民间民俗文化中代表了吉祥,从每逢年节的狮子舞中就可见其一斑,而老宅子门前、庙门前放置石刻狮子,也成为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组成部分。据介绍,此次普...
埃及著名图坦卡蒙墓 在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扎希·哈瓦斯的监督下,图坦卡蒙国王(又简称为图特国王)从埃及卢克索著名的帝王谷地下的墓穴的石棺中移出。埃及和加利福尼亚为基础的盖蒂保护研究所2009年11月10日周二宣称,将用为期5年的时间来修复图坦卡蒙墓,这位年幼国王的黄金面具和文物长时间以来令世界为之敬畏。 埃及著名的图坦卡蒙墓将要进行为期5年工程进行清洁和修复,在这个年幼国王的地下墓穴中...
经过历时两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发现521处文物古迹。11月13日,经过浙江省市专家的评审,萧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通过了杭州市初步验收。 2007年11月,萧山区成立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先后对浙东运河(萧山段)、商周古墓葬群、明清海塘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原始瓷印纹陶和青瓷窑址、乡土建筑遗产、围垦区重要史迹、工业遗产、传统老字号及手工业遗存等专题调查项目进...
日前,陕西省南郑县政府确定并公布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商周到清代的崖墓群、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这批“县保”是该县从689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筛选出来的不可移动文物。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南郑县共发现登记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点689处。日前,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使之更好地为科学研究、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南郑县政府常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浙江省新昌县文物监察大队在开展“维护文物法尊严喜迎国庆六十周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的基础上,近日又到新昌县大市聚职业中学开展校园文物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文物法律法规是新昌县文物监察大队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学生也是文物保护单位参观游览的主要对象,可以增强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同时,学生又是文物法律法规宣传的好助手,通过他们可以向社会、家庭开展有效宣传。为此,新...
自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启动以来,湖南省境内122个县共出动一线普查人员1992人。截止2009年10月31日,湖南共有51个县全部完成实地文物调查,全境普查完成率86.21%;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5771处,其中新发现7213处,复查8558处;调查登记消失文物1619处。目前,全省累计到位文物普查经费3390.3万元(不含中央财政补助经费)。 另外,从今年5月26日起,省文物局、省交通厅、省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